自中美贸易战正式打响后,中国对包括美国大豆在内的数百亿美元美国商品加征25%关税,以报复美国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据统计中国去年进口了价值123亿美元的美国大豆,由于中美贸易战正式开打后,中国近期一直转向在从巴西大量采购大豆,但南美供应量短缺始终是个不争的事实,油世界预计未来六个月里南美大豆供应将会显著低于去年同期,除非中国大规模采购美国大豆,否则将面临国内大豆供应非常紧张的局面,这将直接导致国内豆粕市场价格上涨。
贸易战进入持续对打时期
8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宣布将对160亿美元产自中国商品加征25%关税,并8月23日正式生效,并公布了产品清单,这是特朗普对华500亿的第二波,第一波340亿已于7月6日生效。160亿包括279项商品,比之前公布的284项少了5项,减少的是航运集装箱、浮动船坞以及锯木用的机械产品等。随后在8日晚21点08分,经国务院批准,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决定对《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关于对原产于美国500亿美元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的公告》(税委会公告〔2018〕5号)中对美加征关税商品清单二的商品作适当调整后,自2018年8月23日12时01分起实施加征25%的关税。根据有关部门、行业协会、企业的意见,为最大限度保护国内消费者和企业利益,对征税商品清单进行了适当调整,具体商品范围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关于对原产于美国约160亿美元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的公告》(税委会公告〔2018〕7号)为准。火药味十足的"强强"对打闪亮出炉。强强对打后期气势与底气谁将胜一筹?10月份终将来临,美豆将彻底占领全球市场,面对国内如此庞大的需求缺口,我国又将何去何从,如何决择?无时无刻不深深戳中了畜牧人神经。
7月进口大豆数量出现下滑
中国海关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7月大豆进口总量为800.5万吨,较上年同期的1008.1万吨减少了207.6万吨,减幅20.54%,较上月870.00万吨的进口量减少69.00万吨,减幅7.93%。数据统计显示2018年1-7月大豆累计进口总量为5288.43万吨,较上年同期累计进口总量的5488.91万吨,减少200.48万吨,减幅3.65%;2017/18年度(10-7月)累计进口总量为7695.45万吨,较上年度同期累计进口总量的7693.43万吨,增加2.02万吨,增幅0.03%。单看数据分析,7月大豆进口总量的大幅减少最终也将导至国内8月中后期至9月油厂大豆终端最终可能造成短期的局部偏紧格局。
国內终端养殖需求前景乐观
养殖终端以生猪为例,近日全国各省外三元猪价突破为13.30元/公斤均价大关,较上周上涨0.30-0.61元/公斤。总体来看,"非洲猪瘟疫情"的影响相对较小,由于近期持续上涨的生猪价格也从一定程度上支撑养殖户挺价惜售心态增强,生猪屠宰场提价收购生猪相对较难,但从时间上看,进入立秋以后气温相对开始回落,终端肉类需求依旧疲软,预计生猪价位短期存在过渡空间,总体浮动空间有限,后面既将面的是"学生开学潮"与"双节潮",需求相对持续看好。
理性看待近期豆粕的涨势
美国农业部在每周作物生长报告中公布称,截至2018年8月5日当周,美国大豆优良率为67%,低于分析师预期的69%,比上周下调3%,上年同期为60%,乍一看还是可以用"丰产在望"在收尾,但结局往往总在美好里透出那么些"凉意",一周的时间在所谓的高温天气"喙头"下,优良率直落3个百分点,想戳中的究竟是谁的神经?当前国内豆粕价格行情涨跌继续与中美贸易关系有着根本性的联系,在贸易战进入实质性的持续对打时期,近几天做为主供中国大豆的阿根廷相继闹出罢工停运事件,也在一定程度上助燃了本已"燎原"的豆粕期现货走势,不过如此态势能持续几何?还需继续观察。近期保持理性态度很重要,该喝茶的喝茶,聊天的聊天。本周五晚间USDA报告,预计将上调2018/19年度全球大豆年末库存预估至9930万吨,高于USDA 7月预估的9830万吨,上调2018-19年度美国大豆年末库存预估至6.41亿蒲,高于USDA 7月预估的5.80亿蒲,数据预计偏空。笔者认为理性看待近期一系列突发强强事件,适度控制自已的神经,且看"豆粕自已再飞一会",静待晚间美农报告出炉对市场的指引。
主题词:西安饲料厂家